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

用視覺衝擊你的感官體驗─「影像X表演藝術」

在歐陸與美國,約從上個世紀的60-70年代,影像和表演藝術之間的互相結合/跨界,已成為了藝術家們說故事的另一種方式,基本上這樣形態的表演藝術,也可被歸類為「New Media Art」的範疇內;藝術家們透過這兩者之間的虛實關係,讓故事得以用更豐富的視覺,把時空與幅員拉大到超乎想像的地步。

而當代這個領域當中,著名的加拿大劇場導演羅伯‧勒帕吉、日本舞團Dumb Type、紐約表演團體the Wooster Group等等,都是將影像和表演藝術融合到出神入化的藝術家與團體。

讓我們來看看一些例子吧!

the Wooster Group
《Hamlet》演出照片
 
《哈姆雷特》?!這劇本夠有名了吧!但是紐約的the Wooster Group可不用傳統的表演方式呈現喔,他們成功地用影像跨越時空的概念,把遠在1964年由Richard Burton主演的《Hamlet》和現場表演給拼貼在一起。兩者時空互相交錯,舞台上演員的視角、觀看方向和說話情緒都會因為電影畫面而產生改變;更驚人的,就連舞台上的道具設計也會因為「老電影畫面的不穩定性」,而產生晃動/fade in 與fade out之效果。這個演出,堪稱影像與表演藝術結合中,最成功「再詮釋」莎翁劇本的一個範例。



《蛻變》;La Fura Dels Bau
 接著,讓我們把眼光放到西班牙,曾經來過臺灣表演/展覽過的團體─La Fura Dels Baus,除了著名的「機械吊人」之外,在影像的應用上也是一絕;他們曾經用現場投影與即時攝影等方式,大膽地詮釋了卡夫卡的著名小說《蛻變》;而在這個作品當中,影像除了擴大了空間的可能性,也大幅地加深的情感與情緒的張力與深刻度,並隨著蛻變主角逐漸蛻變為「蟲」的狀態,他身處透明空間後頭的影像,也把觀眾突然給帶到冷冽的「實驗室」,就這樣,劇場彷彿又被重新灌注了新的魔力─空間與時間不再侷限在此時此刻了。


《Antonioni Project》;導演Ivo van Hove
  在2011年2月,英國倫敦的Barbican藝術中心演出了由Ivo van Hove所導演的《Antonioni Project》,這部作品更直接地把「電影的攝影機、拍攝軌道與燈具」給直接拉到了舞台上,所以觀眾除了看現場演員的表演之外,更能夠透過「攝影機中介視角」與「電影畫面的選取與放大效果」,讓觀眾一次看到即時表演與影像所共同呈現的強烈對比性、也突顯了兩者被「並置」(juxtaposition)的美感。透過安東尼奧尼計畫的這個概念,劇場也和電影互相融合,也讓世界看到了劇場未來更多的廣納性。

看了這麼多,相信您一定非常期待2011年的關渡藝術節,會端出甚麼樣「影像X表演藝術」的菜色?

《快感》(Euphorie) 照片

遠自法國的「1024Architecture」,將運用大量的媒體影像並且結合電子音樂,用動感的方式呈現出人類《快感》(Euphorie)的樣貌;另外,來自澳洲的Adam Synnot & Lisa Griffiths,也將用影像、裝置與表演藝術,三位一體,演繹出《降落》(The Descent)這個「動靜皆宜」的作品;臺灣的團隊也不惶多讓,將由新生代的「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」打頭陣,在北藝大的關渡美術館4樓,運用層層疊疊的白紗和投影,演出《蔓‧城》這個作品,打破舞者和觀眾之間的傳統空間定義,讓觀眾可以自由進出,和場上的舞者一同呼吸!

準備好被視覺再次衝擊了嗎?
這次的關渡藝術節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的!

 ●相關演出資訊:
1. 《快感》Euphorie
演出時間:10月21日(五)19:30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10月22日(六)─10月23日(日) 14:30 16:30
演出地點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展演藝術中心 戲劇廳
票價:400元
演出: 1024Architecture




2.《降落》(The Descent)
演出時間:10月29-30日(六-日)14:00, 16:00

演出地點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 4樓
免費觀賞

3.《蔓‧城》
演出時間:10月16日(日)11:00 14:00
票價:免費觀賞
演出地點: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關渡美術館4樓
演出: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
指導單位:文建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
網址:dancecology.blogspot.com

影像設計/執行:曾煥炘
舞蹈原創:彭筱茵
攝像創作:陳逸書
空間設計/執行:吳慧芳、彭宇弘
舞者(影像):陳怡靜、陳福榮、賴欣倫
舞者(現場):陳怡靜、黃立捷、黃筱庭、林嘉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